雙子小說網 > 魂穿大明:我靠氪金一統全球 > 第75章 瘟疫
  “啟奏陛下!臣有本奏!”

  都察院右都御史施邦曜手持芴板出列道。

  朱慈烺目光落在這位老臣身上,開口道。

  “準奏!”

  都察院右都御史施邦曜,掏出一本奏折呈上!

  “啟奏陛下,臣近日整理各地邸報,目前陜西,山西,河南等地爆發大規模瘟疫,流民百姓死者無數。”

  “由于流民流竄范圍極其廣泛,如今順天府境內,已有疫病苗頭,臣請陛下即刻調派軍士,封鎖順天府境內各地交通要道,以防瘟疫擴散。”

  施邦曜此話一出,整個大明朝廷一片嘩然!

  都察院的工作就是監察天下,各方面的消息,都會從各地上傳至京城都察院內匯總。

  之前因為戰事,此事被擱置在都察院內,直到施邦曜上位后,這才發現各地瘟疫擴散的信息。

  并且迅速遣人走訪順天府境內,發現瘟疫已經擴散至京城附近,且已出現了傳人現象。

  以至于京城附近的一些村落,出現了人傳人的現象,家家關門閉戶,惶恐不安。

  大殿龍椅上的朱慈烺,聽聞此事后,將奏折上的內容迅速查閱了一番,神色瞬間凝重。

  瘟疫本身就具有突發性,劇烈性,一旦爆發,就會導致大量的人口死亡。

  如果瘟疫發作之后,一旦政府救助不能及時到位,管理控制不當,就會造成人禍。

  屆時恐怕是軍隊都會受到影響。

  而在中國歷史上,明朝是瘟疫爆發的高峰期!

  據朱慈烺的了解,僅僅大明一朝,爆發的瘟疫,高達170余次。

  而明末這個時期,也是明朝瘟疫最為嚴重的一次。

  傳播的速度,以及覆蓋面積,幾乎涵蓋了整個北方地區。

  以至于清兵統治中原王朝之時,北部地區已經十室九空,尸骸遍地。

  朱慈烺思索片刻后,開口肅然道。

  “命太醫院即刻籌備一應醫療物資參與救治防控,同時調集順天府境內所有醫者,就地組建醫療隊伍進行防控。”

  “即日起,凡順天府內非自然死亡的人或動物尸體,及時上報,尸體必須挖深坑,多備石灰撒入坑中掩埋。”

  “所有救治人員,皆要以棉布掩住口鼻以防傳染。”

  “還有,下令凡順天府境內的所有百姓,衣物皆要以高溫煮沸消毒,阻止擴散源。”

  “此事事關重大,由都察院全程監督,膽敢瀆職懈怠者與違反者,重罪懲治,決不姑息!”

  朱慈烺沉吟片刻后,抬起頭目光掃過殿內官員。

  再次開口道。

  “戶部侍郎!”

  戶部侍郎出列拱手道。

  “臣在~!”

  “戶部侍郎,朕命你即刻召集順天府各地糧商,穩定糧價,膽敢高價售賣者,悉數抄家嚴懲!”

  “朕也會調撥部分糧草與你,建立粥廠,賑濟災民!”

  “兩位愛卿,此事從速辦理,決不可拖延,你們這就去準備!”

  “是陛下,臣告退!”

  都察院右都御史施邦曜,戶部侍郎兩人恭敬行禮,而后轉身迅速離開。

  看著離開的兩人,朱慈烺似乎突然想起什么。

  再次開口道。

  “錦衣衛指揮使高文采!”

  高文采踏步而出,高聲道:“臣在!”

  朱慈烺神色鄭重道。

  “命你即刻調遣錦衣衛,前往陜西三原縣,江蘇吳縣,將當地的醫學大家陳堯道,與著書瘟疫論的吳又可請來。”

  “記住,朕是讓你們請,這兩位都是我大明如今的醫學大才,是此次控制瘟疫的關鍵,上門不可無禮!”

  朱慈烺之所以如此重視。

  還是因為這陳堯道,吳又可兩人,都是后世公認的明末醫學家。

  兩人都有著作流傳于世。

  其中陳堯道自幼學醫,廣讀天下醫書,結合自身多年的實踐經驗,著成的痘科專書,也就是痘科辨證這一書。

  書中內容記錄了接觸性傳染病——天花,的預防與治療等內容。

  在清朝時期,徹底解決了天花這種致死率極高的瘟疫病毒。

  而吳又可本名叫吳有性,乃是濟世名醫。

  他一身專研前人及民間有關的瘟疫治療經驗,不怕傳染與辛苦,在各地診治病人。

  在崇禎十五年的時候,便撰寫了瘟疫論一書,開創了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。

  要是有了這兩人的從中協助,各地瘟疫很快便能得到有效控制。

  而他先前所說的一切,也不過是借助后世的經驗,只能進行簡單的抑制作用。

  對實際的瘟疫情況,可能還有較大出入。

  面對朱慈烺如此重視的態度,高文采信誓旦旦的說道。

  “請陛下放心,臣這就遣人前往!”

  朱慈烺點了點頭!

  “快去準備吧!”

  “是陛下~!”

  高文采行禮后迅速離開。

  “如今的大明當真是多事之秋啊!”朱慈烺暗嘆道。

  “啟奏陛下,臣有本奏!”

  朱慈烺聞言看去,吏部尚書出列呈奏。

  “準奏!”

  “啟奏陛下,自賊兵席卷京師,順天府各地官員畏賊如虎,紛紛南逃,以致中低層官員大量缺失。”

  “如今陛下欲重新丈量田畝,清查各地,吏部上下,已無調派人手。”

  朱慈烺聽著就是一陣頭大。

  如今春耕也迫在眉睫,同樣需要大量官員從中調配!

  這么多的基層官員,即使讓他動用氪金點去兌換,也是治標不治本。

  畢竟這些人對當地各種復雜情況,并不了解,開展工作就會受到不小阻力!

  而這種工作,又不是派兵鎮壓就能完成的!

  稍作沉吟,朱慈烺眼前一亮,想到一個解決辦法!

  隨即開口道!

  “吏部人員稀少,那便自小吏中選拔出眾者代之,完成各地既定任務。”

  “朕,特許擇優取用他們為官,賜同進士出身!”

  明朝的官吏,分為官和吏。

  官是明朝中央政府指派的地方,或者某個部門的實際領導者,掌舵者。

  需要通過層層的選拔考試,擇其優秀之學者擔任官員。

  為大明的地方保駕護航,給中央政府提供稅收。

網頁版章節內容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

請退出轉碼頁面,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。